《牧笛》是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63年摄制的水墨动画片,由盛特伟、钱家骏担任导演,盛特伟兼任编剧,段孝萱担任摄影,是继《小蝌蚪找妈妈》之后,世界第二部水墨动画片。该片以牧童寻牛的故事为明线,以笛声为暗线,讲述了一个小牧童在放牛时睡着了,梦到自己的牛离开了,寻牛过程中,他吹起自己用竹子做的笛子,牛听到笛声回到了他身边,梦醒后他用笛声引着牛回家的故事。
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此短片(不到20分钟哦)▼
从历史的角度以及现实的层面来看,中国的水墨动画无疑是一朵震惊世界影坛的奇葩。她是中国艺术家在“西洋卡通”的领域里追求自己民族化道路上勇敢攀登的一个高峰。中国的动画片艺术家们首先在取材上选择了最能发挥水墨画特色的题材,影片所描绘的对象都是充满了田园诗情的内容,中国辽阔的山河抚育了一代代伟大的艺术家,是长在艺术家骨子里的艺术精髓 。
【《牧笛》剧照】
【李可染画牛】
杨柳青放风筝 58cm×46cm 1960年 题款:杨柳青放风筝。可染。钤印:老李(朱文)
犟牛图 67.5cm×45cm 1962年
题款:牛性温驯,时亦强犟。可染作于桂林。 钤印:李(朱文) 可染(白文) 孺子牛(朱文)
暮韵图 70cm×46cm 1965年
题款:暮韵图。可染。 钤印:可染(白文) 孺子牛(朱文)
牛背闲话 69cm×45.5cm 1982年
题款:可染。 钤印:可染(朱文) 孺子牛(白文) 在精微(白文)
归牧图 91cm×53.5cm 1984年
题款:归牧图。一九八四年岁次甲子大暑可染作于师牛堂。
钤印:李(朱文) 可染(白文) 陈言务去(白文)
孺子牛(白文)
孺子牛 50.5cm×45.5cm 1981年
题款:鲁迅诗云:“俯首甘为孺子牛”。恭逢鲁迅先生
诞辰一百周年纪念,作此以志景仰。可染于北戴河。
钤印:李(朱文) 可染(白文)
图文来自《中华收藏协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