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怀旧.梦缘

让世界充满爱,仁人幸福长寿!

 
 
 

日志

 
 

画二十四节气 传递风俗人情  

2017-03-10 16:09:22|  分类: 【精典图文】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怀旧梦缘:

                      画二十四节气 传递风俗人情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二暑连。秋处白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历法的国家之一。在没有天气预报的中国古代,二十四节气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至今仍在影响国人,指导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画二十四节气 传递风俗人情 - 怀旧.梦缘 - 怀旧.梦缘

立春

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这一天后,草木复苏,万物始生,春天到来。一年之计在于春,在三千年前的周朝,就有迎仪式,天子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祭拜居住在东方的芒神,祈求丰收。


画二十四节气 传递风俗人情 - 怀旧.梦缘 - 怀旧.梦缘

雨水

雨水后,降雨增多。桃花梨花含苞,草地树梢多了一丝绿意,忙碌的春耕也开始了。雨水节,回娘家,出嫁的女儿要带着老公,提着两把藤椅和罐罐肉,回娘家看父母,有孩子的,还要为自己的儿女拉保保。


画二十四节气 传递风俗人情 - 怀旧.梦缘 - 怀旧.梦缘

惊蛰

惊蛰至,雷声起。正如其名中的,轰轰轰,冬眠的小动物全被春雷震醒,除了要为庄稼防虫,这一天,还要打小人驱走霉运。因为同音,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惊蛰这天,吃梨成了保留节目。


画二十四节气 传递风俗人情 - 怀旧.梦缘 - 怀旧.梦缘

春分

春分一天,昼夜平分,寓意公平,古人会在这一天校对度量衡器具。此外,每年这一天,无论男女老少,都童心未泯地玩着同样一个游戏:让圆滚滚的鸡蛋立起来。这个看似简单又高难度的游戏延续了数千年。

 

画二十四节气 传递风俗人情 - 怀旧.梦缘 - 怀旧.梦缘

清明是入节日的特殊节气。这日的很多习俗与郊游踏青有关:荡秋千、放风筝、蹴鞠、插柳。清明这个节气很纠结,既有思念故人的悲伤,又有踏青赏景的惬意,黄庭坚就写了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自生愁。


画二十四节气 传递风俗人情 - 怀旧.梦缘 - 怀旧.梦缘

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巴蜀等地开始下起夜雨。除了农作,古人们在谷雨做的事情还很多:青年妇女要走谷雨,即野外散步;南方要采谷雨茶,传说可以清火、明目,还能辟邪;北方要吃香椿,提高免疫力。


画二十四节气 传递风俗人情 - 怀旧.梦缘 - 怀旧.梦缘

 槐柳阴初密,立夏之后,万物从初生进入了繁茂。其实,按气象学意义,立夏并不是就到了夏天。不少人爱吃的茶叶蛋是因立夏而来,它可是这天最经典的食物,听说立夏日吃了鸡蛋可以祈祷夏日平安。不过,很多胖纸应该很不喜欢这个立夏,因这一天要秤人,这个残忍习俗的始作俑者据说是诸葛亮。


画二十四节气 传递风俗人情 - 怀旧.梦缘 - 怀旧.梦缘

,此时,一些夏熟作物的籽粒已经开始饱满。不过,又有个字,所以它们还要等段时间才能成熟。立夏小满正栽秧,小满正是插水稻的季节,而农民们最重要的,就是保证稻田里的水的充足,小满不满,干断思坎


画二十四节气 传递风俗人情 - 怀旧.梦缘 - 怀旧.梦缘

芒种很忙,既有大麦、小麦等要抢着收割,又有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要忙着播种。此时正值梅子成熟,而梅子味道酸涩难以直接入口,从夏朝开始,芒种时节便有了煮梅的习俗,酸梅汤也成了夏季最好的消暑食品。


画二十四节气 传递风俗人情 - 怀旧.梦缘 - 怀旧.梦缘

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这一天,北半球的白天达最长,之后就慢慢缩短。虽然如此,夏至却还不是最热的时候,不过,由于空气对流旺盛,尤其是午后或者傍晚,易下起雷阵雨,就像刘禹锡笔下的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画二十四节气 传递风俗人情 - 怀旧.梦缘 - 怀旧.梦缘

万瓦鳞鳞若火龙,日车不动汗珠融。小暑有多热,看陆游这句诗便知。小暑的标志是出梅、入伏。过后,就是三伏天。不过,小暑也是个硕果累累的日子。农民劳作半年终于可以尝到新稻谷了。


画二十四节气 传递风俗人情 - 怀旧.梦缘 - 怀旧.梦缘

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极端天气如旱、涝、风灾也十分频繁,因此,农民们要看准时机,抢收抢种,抗旱排涝。不过,他们也会忙里偷闲,用吃来犒劳自己。浙江台州人吃姜汁来去除体内湿气,广东人则吃烧仙草来消暑,而福建莆田人却要反其道而行之,吃热性的荔枝、羊肉来以毒攻毒


画二十四节气 传递风俗人情 - 怀旧.梦缘 - 怀旧.梦缘

 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也预示着丰收的开始。宋代,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这一天的风俗很多,例如摸秋,婚后尚未生育的妇女,可在夜里到田园摸索摘取瓜豆。摸南瓜,易生男;摸扁豆,易生女;摸到白扁豆更吉利,除生女孩外,还是白头到老的好兆头。


画二十四节气 传递风俗人情 - 怀旧.梦缘 - 怀旧.梦缘

含有躲藏、终止之意,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气温逐渐下降。处暑后,秋意渐浓,正是人们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好时节。就连天上的那些云彩也显得疏散而自如,而不像夏天大暑之时浓云成块。民间向来就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其间就有出游迎秋之意。


画二十四节气 传递风俗人情 - 怀旧.梦缘 - 怀旧.梦缘

白露

天气渐转凉,会在清晨时分发现地面和叶子上有许多露珠,这是因夜晚水汽凝结在上面,故名白露。白露期间,各地的习俗也有不同。例如,旧时南京人十分青睐白露茶,而资兴兴宁、三都、蓼江一带历来有酿酒习俗。每年白露节一到,家家酿酒,待客接人必喝土酒


画二十四节气 传递风俗人情 - 怀旧.梦缘 - 怀旧.梦缘

秋分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凉爽的秋季,气温也一次次下降。正如可谓一场秋雨一场寒。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此外,劳动人民对秋分节气的禁忌也总结成谚语,如秋分只怕雷电闪,多来米价贵如何


画二十四节气 传递风俗人情 - 怀旧.梦缘 - 怀旧.梦缘

寒露时节,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此时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云红叶;南方也秋意渐浓,蝉噤荷残。从中医的角度讲,此时这节气在南方气候最大的特点是邪当令,燥邪最容易伤肺伤胃,应该注重养生,适当多食甘、淡滋润的食品。


画二十四节气 传递风俗人情 - 怀旧.梦缘 - 怀旧.梦缘

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这时,养生保健尤为重要,民间有谚语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足见这个节气对我们的影响。在中国的一些地方,霜降要吃红柿子,在当地人看来,这样不但可以御寒保暖,同时还能补筋骨。有些地方对于这个习俗的解释是:霜降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个冬天嘴唇都会裂开。有些地方的说法是: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


画二十四节气 传递风俗人情 - 怀旧.梦缘 - 怀旧.梦缘

立冬,冬季自此开始。冬是终了,有农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含意。汉族民间以冬至为冬季之始,需进补以度严冬的食物。另外老话常说今冬麦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这时节正是秋收冬种的大好时段。


画二十四节气 传递风俗人情 - 怀旧.梦缘 - 怀旧.梦缘

小雪

小雪时,腌腊肉是南方人最熟悉的民俗。所谓冬腊风腌,蓄以御冬,小雪后气温急剧下降,天气变得干燥,是加工腊肉的好时候。另外吃糍粑也是南方在小雪的习俗,糍粑最早是农民用来祭牛神的供品。有俗语十月朝,糍粑禄禄烧,就是指的祭祀事件。


画二十四节气 传递风俗人情 - 怀旧.梦缘 - 怀旧.梦缘

大雪

大雪,顾名思义,雪量大。到了这个时段,往往在强冷空气前沿冷暖空气交锋的地区,会降大雪,甚至暴雪。而冻雨(雨凇)、雾凇等特殊气候现象也成为该时节的独特景观。此时,观赏封河也是北方独特的景观。到了大雪节气,北方河里的水往往都被冰冻起来,人们可以尽情地滑冰嬉戏。


画二十四节气 传递风俗人情 - 怀旧.梦缘 - 怀旧.梦缘

冬至这天,太阳直射点到达一年的最南端,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阳光最少,白昼达到最短,且越往北白昼越短。在中国北方有冬至吃饺子的风俗,而南方则是吃汤圆。民间有从冬至日开始数九的习俗,宫廷从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动。冬至也是养生的大好时节。


画二十四节气 传递风俗人情 - 怀旧.梦缘 - 怀旧.梦缘

小寒

小寒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根据中国的气象资料,小寒是气温最低的节气,只有少数年份的大寒气温低于小寒的。进入小寒,年味渐浓,人们开始忙着写春联、剪窗花,购置年货,为春节做准备。涮羊肉火锅、吃糖炒栗子、烤白薯成为小寒时尚。俗语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说的就是冬令食羊肉调养身体的做法。


画二十四节气 传递风俗人情 - 怀旧.梦缘 - 怀旧.梦缘

寒是最后一个节气,是天气寒冷到极点的意思。这一节气中,比较重要的一环就是食补,八宝饭,芪杞炖子鸡,羊肉炖白萝卜,红杞田七鸡等都是百姓餐桌上必备的佳品。 华西都市报记者刘秋凤吴冰清本版绘画为知名民俗画家戴树良


                                                                                     图来自《唐诗宋词元曲
  评论这张
 
阅读(252)| 评论(1)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